国际创新理论大转变:凸显非技术性创新
分类:奇闻趣事 热度:

  新世纪国际社会创新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彻底摆脱了传统的技术创新论和线性模式的羁绊,全面肯定并接受系统论及动态的非线性交互(interactive)型创新模式。其标志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1年在归纳其经历了10年之久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计划的全部工作基础上的综合报告《动态的国家创新系统》,2004年12月美国的“创新美国”计划和200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的《奥斯陆手册第三版》。特别是《奥斯陆手册第三版》,它将前两版的名称从《技术创新的数据采集和解释指南》更名为《创新的数据采集和解释指南》。

  目前,各国对创新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再定义,在熊彼特定义的基础上特别突出了两点:特别强调了创新的价值实现;极大扩展了创新概念的范畴,从单纯技术创新扩展到全社会领域的非技术性创新。

  技术创新理论又称为技术推动论。它认为创新是先有发现然后由发现到发明,由发明到产品再到商业销售的直线性的过程,又称为创新的线性模式。根据技术创新理论从政策角度来推动创新,主要靠增加研发(R&D)的有效投入。目前,创新系统方法、知识流理论和动态的非线性交互型创新模式逐渐被国际社会接受并成为共识,各国都以其为制定新的创新战略的理论指南,把关注点从创新的结果转向创新系统,把注意力从全力优先向研究开发(R&D)投资转向让市场来加强技术的迁移,鼓励协同和网络,激励群集发展,促进知识向新生产业的流动,推动体制的变革,提高企业家的主体地位以及改善市场导向的金融系统等等方面。

  新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一个完整的价值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多个层次和多个环节构成,有多个内外的行为主体参与。其中,不仅有技术性要素更有大量的非技术性要素。而且有时非技术性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观念或新思想可以首先出自于其中任何一个参与主体和相应的环节,并在其他环节和参与主体的交互作用下引发整个创新过程。

  如果创新首先发生于非技术性环节,这就是国际社会最新认定的“非技术性创新”的概念。非技术性创新大量发生在占发达国家经济70%的服务业当中。“非技术性创新”概念的提出是对创新理论最重大的修正之一。“非技术性创新”的作用至关重要。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当代最伟大的创新,它造就了我国近30年的高增长,使我国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主要的火车头之一。非技术性创新概念提出后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各国制定新世纪创新战略的重点内容。

  知识流理论指出,创新基于大范围的市场和非市场的知识流,知识的创造、传递与运用贯穿创新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是各环节和参与主体现有的知识,也可能需要它们(他们)创造相应的新知识。过程中各参与主体释放知识、获取知识,同时进行知识的配置,最终结果是形成体现在产品(这里的产品是广义的,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技术和非技术的)、产业、市场和制度中的结构化的知识。这也就是学术界所谓的组织的学习过程。知识的创造是创新活动的核心,贯穿创新的全过程并且是创新的最终归宿。因此不可能把知识的创造从创新过程中单独分离出来。

  知识的创造也就是新知识的获取,因此创新过程的本质就是学习。学习,决不是传统认识的仅仅是被动吸收外界知识的过程。不论对于个人还是组织,学习本来就是一个能动地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而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组织的学习。组织的学习是指把分散在组织内外的个人身上分散的、可能会随个人流动而流失的以及相当数量的缄默知识组织化、群体化、明晰化、结构化,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的过程。可见,创新是个高度集体性的活动。国际学术界早就断言,任何单个的企业和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创新。创新必须开放,没有开放就不可能创新。创新就是集成多种知识的结果,没有集成也没有创新。

  (作者前为中国创新战略研究会理事、教授级高工;后为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丨高鸿钧:新工业革命推动基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各种观点
热门排行
精彩图文